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症状 > F > 发热
编号:10413924
中医急诊(发热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8月19日 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
     第一节急性发热

    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,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。从发热的缓急、程

    度、病程、热型,可分为急性发热、长期发热、慢性微热等。临床上以急性发热多见,且不少为高

    热,体温在39C左右或更高,持续二周以上者,为长期高热,是急诊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。究

    其原因,绝大多数为急性感染性发热,包括病毒、支原体、立克氏体、细菌、真菌、螺旋体、寄生虫

    感染。其他为非感染性发热,包括变态反应与过敏性、结缔组织、血液病、组织坏死与血液分解

    产物的吸收、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、恶性肿瘤等。中医根据病因、发病特点,将发热分为外感发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,而急性发热属于外感发热的范畴。

    [病因病机]

    (一)伤寒 感受风寒之邪,卫阳闭塞或营卫不和;或寒邪侵袭,由表入里,邪正相争或寒邪

    化热,邪热炽盛从而发热。

    (二)温毒 风温之邪上受,卫气失于宣扬,或温邪内盛,气分蕴热,或邪入营血,热毒炽盛

    从而发热。

    (三)湿热 外感湿邪或湿邪侵入热化,留恋三焦,湿热熏蒸从而发热。

    (四)寒湿 外感寒湿或湿邪侵入寒化,阳气被郁,郁而发热。

    (五)暑湿 暑湿侵入,湿郁于内,暑蒸于外,从而发热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证类诊断]

    (一)风寒证 恶寒,发热,无汗或有汗,头痛,身痛,苔薄白,脉浮紧。

    (二)风热证 发热,微恶寒,口渴,咳嗽,咽红且痛,苔薄黄,脉浮数。

    (三)热盛证 发热,不恶寒,溲黄,烦渴,咳喘痰黄或腹痛便秘,苔黄质红,脉数。

    (四)寒湿证 露寒.发热,胸闷,泛恶,或泻下稀水,苔薄白腻,脉濡。

    (五)湿热证 发热,口苦,胸闷,呕恶,头重倦怠,口不渴或渴不多饮,小便短赤,苔黄腻,脉

    濡数。

    (六)暑湿证 夏季壮热,烦闷.溲黄,苔薄黄腻,脉濡数。

, http://www.100md.com     (七)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口苦欲呕,苔黄,脉弦。

    (八)营血证 壮热,烦躁,神昏谵语或发斑疹,衄血,便血,舌红绛,脉细数。

    [治疗]

    (一)中医中药治疗

    1.风寒证治法 辛温解表

    方药 荆防败毒煎(《摄生众妙方》)

    荆芥9g 防风9g 柴胡6g 川芎6g 枳实6g 羌活9g 独活9g 获苓9g 桔梗6g

    甘草3g

    自汗者改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(《伤寒沦》):桂枝6g 芍药9g 甘草3g 生姜2片 大枣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4枚。

    2.风热证治法 辛凉解表

    方药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

    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6g 薄荷6g 淡竹叶9g 荆芥9g 淡豆鼓9g 牛蒡子9g

    鲜芦根30g 甘草3g

    3.热盛证治法 清热平喘

    方药 麻杏石甘汤(《伤寒论》)

    麻黄9g 杏仁9g 石膏30—60g 甘草3—6g

    成药可选用鱼腥草注射液(开封、郑州市中药制药厂)4毫升,每日2—3次,肌注。或双黄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连粉剂(哈尔滨中药二厂)每公斤60mg加入5%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,每日一次。

    腹痛便秘者改用清热攻下的大承气汤(《伤寒论》):大黄(后下)9g 芒硝(冲)9g 枳实9g

    甘草3—6g。

    4.寒湿证治法 散寒化湿

    方药 藿香正气散(《和剂局方》)

    藿香9g 紫苏9g 川朴6g 白芷9g 获苓9g 白术9g 半夏曲9g 大腹皮9g 桔梗

    3—6g 陈皮6g 甘草3—6g 生姜二片 大枣4枚

    成药可用正气片(上海中药一厂)4片,每日4次。

    5.湿热证治法 化湿泄热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方药 三仁汤(《温病条辨》)

    杏仁9g 蔻仁3g 苡仁15g 川朴9g 半夏9g 滑石(包煎)9g 通革9g 竹叶9g

    热重者加用甘露消毒丹20g。

    黄疸胁痛者改用泄热退黄的茵陈蒿汤(《伤寒论》):茵陈20g 山栀9g 大黄(后下)6—

    9g。

    腹痛、泻下、里急后重者改用清肠化湿的葛根芩连汤(《伤寒论》):葛根12g 黄芩12g 黄

    连6g 甘草3—6g。

    尿频短赤、涩痛者改用清热利湿的八正散《和剂局方》:木通6g 瞿麦15g 扁蓄15g 车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前子15—30g 滑石(包煎)9g 大黄(后下)3—9g 山栀9g 甘草3—6g。

    6.暑湿证治法 清暑利湿

    方药 黄连香薷饮(《类证活人书》)

    黄连6g 香薷9g 川朴9g

    热甚加银花15g,连翘15g;恶心呕吐加藿香9g、半夏9g。

    若汗多神倦改用清暑热益元气的王氏清暑益气汤(《温热经纬》):西洋参6g 石斛12g

    麦冬9g 黄连6g 竹叶9g 荷梗9g 西瓜翠衣15g 知母9g 梗米6g 甘草3-6g。

    7.半表半里证治法 和解退热

    方药 小柴胡汤(《伤寒论》)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柴胡9—15g 半夏9g、黄芩15g 生姜二片 大枣4枚

    热重加银花15g,连翘15g,虎杖15g;便秘加积实9g、生大黄(后入)6—9g。

    苔白如积粉,胸痛满闷者改用开达募原的达原饮(《温疫论》):槟榔9g 川朴6g 草果3g

    知母9g 黄芩9g 芍药9g 甘草3g

    8.营血证治法 清营凉血

    方药 清营汤(《温病条辨》)

    犀角粉(吞)1.5g 生地12g 玄参12g 麦冬9g 竹叶心9g 银花15g 连翘15g 丹

    参9g 黄连9g

    成药可选用(1)神犀丹l粒,灌服。(2)安宫牛黄丸1粒,灌服。(3)醒脑静注射液(无锡中

    药厂)10-20毫升加入25%葡萄糖20毫升,静脉推注,必要时4小时重复一次。 ‘

    神昏谵语加牛黄清心丸l粒,灌服。发疹、衄血加丹皮9g、白茅根30g。

    9,对症处理 降温退热用柴胡注射液2—4毫升,肌注,每日l一2次;或针刺曲池、合谷,配内关、手三里、阳陵泉、三阴交,手法均采用泻法;高热无斑疹出血者可刮痧。, 百拇医药(gyzy )